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資料分析(200)
>2007>年農產品價格增長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根據下列資料和圖形,完成各題。
2008年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資金393.4億元,比上年增長41.8%,保障了2330多萬城鎮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在職人員82.2萬人,占總人數的3.5%,靈活就業人員381.7萬人,占總人數的1.3%,老年人316.7萬人,占總人數的13.6%,登記失業人員564.3萬人,占總人數的24.3%,未登記失業人員402.2萬人,占總人數的17.2%。在校生358.1萬人,占總人數的15.3%,其他未成年人229.6萬人,占總人數的9.8%。2008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農村低保正在應保盡保的目標邁進。全年共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228.7億元。比上年增長109.6%。
2008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比2001年將近翻了( )番。
A.15
B.14
C.5
D.4
下列時段中,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年增長率變化幅度最大的是( )。
A.2002年至2003年
B.2003年至2004年
C.2004年至2005年
D.2005年至2006年
2008年全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保障水平為( )。
A.140.41元
B.146.65元
C.1684.94元
D.1759.81元
關于我國城市居民的低保狀況,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2008年,我國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的失業人員比重超過了40%
B.2008年,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失業人員約為就業人員的兩倍
C.2008年,有316.7萬城市老年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占城市老年人總數的13.6%
D.1999年至2008年間,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沒有實現逐年增長
根據上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001年至2008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的增長速度高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人數的增長速度。
B.2008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多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C.2001至2008年,農村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逐年遞增
D.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于2007年超過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
根據所給圖回答以下各題。
據我國教育專家的統計,從公元600年到公元1960年,世界上共有1243位科學家、發明家做出1911項重大科技發明。根據這些科技人才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年齡制成的科技人才成功曲線圖如下:
由上圖可知,60%以上的重大發明創造是由哪個年齡段的人做出的( )。
A.25~45歲
B.30~35歲
C.35~45歲
D.25~35歲
做出第一次重大發明的人的年齡集中在哪個階段?
A.30歲左右
B.35歲左右
C.40歲左右
D.45歲左右
能由上圖獲得支持的說法是( )。
A.20歲以下的人不可能有重大發明創造
B.每個人的發明創造都是在中青年時期做出的
C.每個科技人才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年齡是25~45歲
D.科技人才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年齡大多是在中青年時期
針對下列圖、表或文字回答問題。你應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處理。完成以下各題:
重工業增加值比輕工業增加值多了( )億元。
A.1000.6
B.1000.4
C.999.6
D.999.4
輕工業增加值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 )。
A.22.4%
B.24.6%
C.26.1%
D.28.9%
國有企業增加值是集體企業增加值的( )。
A.7.8倍
B.5.5倍
C.6.2倍
D.8.6倍
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集體企業增加值增速最慢
B.國有企業增加值最少
C.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與股份合作企業的增加值相同
D.股份制企業增加值最多
以下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輕工業與重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接近
B.外商企業增速是“一枝獨秀”
C.大中型工業企業的貢獻近三分之二
D.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幾乎“半壁江山”

A.14.1%
B.24.1%
C.34.1%
D.68.5%
A.約增加了3%
B.約減少了3%
C.約增加了6%
D.約減少了6%
A.2004年6月財產險保費收入
B.2004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
C.2005年6月財產險保費收入
D.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
A.財產險
B.人身險
C.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
D.無法判斷
A.[1]
B.[3]
C.[1]與[2]
D.[2]與[3]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確定為8月最高,為115.7。
所以正確答案為C。
2.1.答案:
解析:
2001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304.6萬人,2008年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4305.5萬人,則2008年是2001年的4305.5÷304.6≈4300÷300≈14倍,14接近2的4次方,因此,翻了4番。故正確答案為D。
注釋:此題問的是翻了幾番,翻一番是指相對基礎的2倍,翻兩番即在翻一番的基礎上再次翻一番,也就是相對基礎的4倍,2的2次冪,翻3番是2的3次冪,則翻n番是2的n次冪。
2.2.答案:
解析:
直接觀察圖1可得,2002至2003年其增長率變化輻度為33.9-(-10.0)=43.9,為選項中最大。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
2.3.答案:
解析:
2008年全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334.8萬人,各級財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資金393.4億元,因此,月人均保障水平為:3934000(萬元)÷[2334.8(萬人)×12]≈4000000÷(2500×10),可看出數量級是2,C、D項排除,因為A、B項數字太接近,所以需要精算,3934000÷(2334.8×12)≈3934000÷(2335×12)=140.4(元),故正確答案為A。
注釋:一個數的數量級即它含有的10的冪。
2.4.答案:
解析:
A選項,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登記失業人員占總人數的24.3%,未登記失業人員占總人數的17.2%,總共占總人數的24.3%+17.2%=41.5%,超過了40%,A項正確;
B選項,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在職人員占總人數的3.5%,靈活就業人員占總人數的1.3%,在校生占總人數的15.3%,總共占總人數的3.5%+1.3%+15.3%=20.1%,故失業人員約為就業人員的41.5%÷20.1%≈40%÷20%=2倍,B項正確;
C選項,我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員中老年人316.7萬人,占總人數的13.6%,這里的總人數指的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不是城市老年人總數,C項錯誤;
D選項,由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圖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4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年增長率為-1.9,所以不是逐年增長,D項正確 。
故正確答案為C。
2.5.答案:
解析:
A選項,由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圖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圖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8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的增長速度低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的增長速度,A項錯誤;
B選項,2008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334.8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4305.5萬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低于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B項錯誤;
C選項,由圖中可以看出2002年至2003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增長率為-10,不是逐年遞增,C項錯誤;
D選項,由圖中可知2007年農村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3566.3萬人,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2272.1萬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首次超過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數,D項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D。
3.1.答案:
解析:
計算出1911×60%≈1900×0.6=1140,年齡段25~45發明創造的項數=80+240+380+240+200=1200, 可以估算出其他年齡段的發明創造項數小于600,故正確答案為A。
3.2.答案:
解析:
觀察圖中的虛線,從30歲到40歲曲線比較平滑,且這段位于曲線頂部,發明創造項數大于360,因此做出第一次重大發明的人的年齡集中35歲左右,故正確答案為B。
3.3.答案:
解析:
這折線圖只是對我國科學家進行的統計,所以不能以偏概全,A、B選項明顯以我國的數據得出絕對的結論;從圖中可以看出45歲到65歲也有重大發明創造;觀察折線圖,有重大發明創造的人數從25歲開始迅速遞增,從45歲開始孫素遞減,因此科技人才做出創造性貢獻的年齡大多集中在中青年時期,D項正確,A、B、C 三個說法都過于絕對,因而很有可能是錯誤的,故正確答案為D。
4.1.答案:
解析:
由題意:1682.1-682.7=1682.1-682.1-0.6=999.4。
4.2.答案:
解析:
由題意:682.7÷2364.8≈700÷2500≈(700×4)÷(2500×4)≈2800÷10000≈28%。故正確答案為D。
4.3.答案:
解析:
由題意:284.0÷36.3采用直除法,可得其首位數字為7,答案中只有A選項為7,故正確答案為A。
4.4.答案:
解析:
集體企業的增速明顯比國有企業快,A錯誤;明顯股份合作企業的增加值最少,B錯誤;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與股份合作企業的增速相同但增加值必然不同,C錯誤,故正確答案為D。
4.5.答案:
解析:
輕工業增速為24.7%,重工業增速為24.5%,所以輕工業與重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接近,A正確;外商企業增速為26.3%,而股份合作企業的增速也為26.3%,故不能說是一支獨秀,B錯誤;規模以上工業2364.8億元,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567.1億元,1567.1÷2364.8≈1600÷2400≈2/3,所以C選項正確;規模以上工業2364.8億元,其中國有企業284.0億元,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114.5億元,﹙1114.5+284)÷2364.8≈﹙1115+285)÷2400≈1400÷2400≈58%,故正確答案為B。
5.1.答案:
解析: 根據柱狀圖可以發現,2005年6月總保費大約為2600萬元,2004年6月大約為2300萬元,所以,(2600-2300)/2300=300/2300商首位上1,觀察選項。選14.1%。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2.答案:
解析: 2003年6月總保費174+1504+476=170+1500+480=2150,人身險為1504萬元;2005年6月總保費229+1802+678=230+1800+680=2710,人身險為1802億元。2003年6月比重-2005年6月總保費為1504/2150-1802/2710=1500/2150-1800/2700=15/22-18/27≈3%,因此下降了3%。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5.3.答案:
解析: 通過柱狀圖可知,A選項:2004年6月財產險保費比2003年同期增長586-476=110;B選項:2004年6月人身險保費比2003年同期增長1595-1504=91;C選項:2005年6月財產險保費比2004年同期增長678-586=92;D選項: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比2004年同期增長1802-1595=207。因此四種保費漲幅分別為110/476,91/1504,92/586,207/1595,要求四個分數中最大的,通過簡單觀察,110/476與92/586比較大。這兩個分數比較大小可以用分數放縮法:分子大分母小的分數>分子小分母大。發現110/476>92/586。所以110/476最大。財產險保費收入漲幅最大。因此,本題答案為A選項。
5.4.答案:
解析: 2002年總保費=421+1099+87=420+1100+90=1610。2003年總保費=476+1504+174=480+1500+170=2150。所以2002年的財產險比重=421/1610=420/1600=26%,2002年的人身險比重=1099/1610=1100/1600=68%,2002年的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的比重=87/1610=90/1600=5%。2003年的財產險比重約為476/2150=470/2200=21%,2003年的人身險比重=1504/2150=1500/2200=68%,2003年的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的比重=174/2150=170/2200=8%。所以增長最大的是2003年的人身險比重。因此,本題答案為C選項。
5.5.答案:
解析: 表述[1],材料中沒有提到收入相關信息,所以表述[1]錯;
表述[2],材料中沒有提到保險理財意識相關信息,所以表述[2]錯;
表述[3],通過觀察柱狀圖,可以發現人身險保費明顯高于其他保費。所以表述[3]正確。因此,本題答案為B選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