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務員考試法律常識題(201)
A.我國法律一般具有溯及力,但法律有規定的除外
B.法律均自其公布之日起生效
C.外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內一般適用中國的法律,但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外國人除外
D.中國公民在中國領域外,也一律適用中國法律
我國對法律溯及力問題,實行的原則是( )。
A.法在任何情況下均溯及既往
B.法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溯及既往
C.法在一般情況下均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D.法在一般情況下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下列關于法律體系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法律體系由法律部門組成
B.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尚不完備
C.中華法系也即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D.法律體系是一國法律有機聯系的統一體
在我國,“公民”一詞的含義是指( )。
A.年滿18周歲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B.享有政治權利的人
C.具有我國國籍的人
D.出生在我國的人
法律從何時開始生效,一般根據該項法律的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通常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二種是法律公布后先予試行或暫行, 而后由立法部門加以補充完善,再通過為正式法律,但在試行期間,該法律也具有約束力; 第三種是( )。
A.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經過一定時期后才開始施行
B.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經過一年后才開始施行
C.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經過至少一年后才開始施行
D.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經過一定時期后才開始施行,法律中明確規定生效施行的日期
1.答案:
解析:
我國法律一般不具有溯及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A項錯誤。法律的生效時間主要有三種: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由該法律規定具體生效時間和規定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條件時生效。B項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其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D項錯誤。
2.答案:
解析:
根據立法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與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法律的溯及力,也稱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該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現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適用于生效后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不適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則。立法法第八十四條規定了不溯及既往內容: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3.答案:
解析:
“中華法系”指中國的封建法律和亞洲一些仿效這種法律的國家法律的總稱。中華法系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即:中華法系、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伊斯蘭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華法系已經解體。故正確答案為C。
4.答案:
解析:
公民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故正確答案為C。
5.答案:
解析:
法律實施和公布是不同的概念。法律的公布是指由特定機關將通過的法律向全社會予以公告,法律的施行則是指法律開始生效。法律從何時開始生效,一般根據該項法律的性質和實際需要來決定,通常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法律條文中明確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這種方式在我國立法中曾較多地運用,但近年來逐漸減少,主要適用于對法律、法規的修訂或者法律、法規較少涉及公民權利義務的情形。第二種是法律公布后先予試行或暫行,而后由立法部門加以補充完善,再通過為正式法律,但在試行期間,該法律也具有約束力。第三種是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經過一定時期后才開始施行,法律中明確規定生效施行的日期。這是近年來我國在制定新法時使用的主要方式。故本題選D。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