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203)
A.英國的生產力遠落后于中國
B.英中貿易對英國而言貿易逆差顯著
C. 英國對中國有明顯經濟優勢
D.中國成為英國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
實現“四個率先”,是中央對上海的要求,是上海加快建設“四個中心”的必經之途。加快推進“四個率先”,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四個中心”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根本保證,是各項工作的總綱,我們必須把握這一主線,使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
這里提到的“四個率先”是指( )。
A.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推進體制改革、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社會事業發展
B.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C.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改變經濟運行環境、率先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率先實現小康目標
D.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提高國際競爭力、率先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家宏觀調控部門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再貼現率
B.降低央行基準利率
C.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
D.提高銀行存整準備金率
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啟動,標志著由中國和東盟10國組成的貿易區開始步入零關稅時代。該自由貿易區成立的背景不包括:
A.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
B.WTO的成員國基本上都與其他有關國家建立了自由貿易關系
C.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變動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D.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
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實行間接調控,其特征有( )。
A.主要通過價格、利率、稅率、匯率等經濟手段實施調控
B.國家計劃以市場為基礎,總體上是指導性的
C.對企業經營活動不再進行直接干預
D.行政手段不再成為調節手段
1.答案:
解析: 題干中英國大量在中國進口茶葉,支付大量白銀,但是英國產品在中國銷售并不多,說明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對于英國而言是逆差顯著,所以選B。A選項的生產力沒有體現,C選項中英國對中國沒有優勢存在,D選項中中國并沒有成為英國的商品市場。
2.答案:
解析:
2006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的審議時,對上海提出的要求和期望,具體內容即“四個率先”。2007年上海市九次黨代會提出上海要努力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開創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四個中心)的新局面。故正確答案為B。
3.答案:
解析:
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時,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抑制了通貨膨脹。 D項表述正確。
A項“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將其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時的預扣利率。再貼現意味著商業銀行向中央銀行貸款,從而增加了貨幣投放,直接增加貨幣供應量,從而助長了通貨膨脹;B項降低央行基準利率,即降低了存款需求,不利于抑制通貨膨脹;C項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不在國家宏觀調控部門權力范圍內。
故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存款準備金,也稱為法定存款準備金或存儲準備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稱為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這一部分是一個風險準備金,是不能夠用于發放貸款的。這個比例越高,執行的緊縮政策力度越大。
4.答案:
解析:
中國和東盟成員都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有限,經濟增長對外部市場的依賴度高,全球經濟的變動會對其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是為了應對經濟全球化中的負面影響,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5.答案:
解析: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國家的宏觀調控,以間接手段為主,即主要運用經濟、法律的手段,并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而不能主要采取指令性計劃和行政手段對企業直接調控。但這不是說不能或不需要采取行政手段,因為必要的行政手段可以保證經濟、法律手段的正確實施或應付比較緊迫的狀態,因而它是不可缺少的。所以D項為錯誤選項。故正確答案為A、B、C。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