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務員考試經濟常識題(204)
下列哪項不屬于第三產業( )
A.教育
B.社會福利
C.郵電通信
D.航天
統一的市場就是在全國( )。
A.實現地區內部的緊密結合
B.打破地區、部門的分割和封鎖
C.實現部門內部的緊密結合
D.打破地區、部門內部的分割和封鎖
自1986年以來,我國政府就積極爭取恢復我國在關稅貿易總協定中的締約國的地位。2001年12月加入世貿組織。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 )。
A.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要求我們,只有進入世界市場,有一個良好的國際經濟環境,我國的經濟與發展才能更好地進行
B.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民族工業的振興和繁榮
C.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D.加入世貿組織有利于我國引進外資
A.生產要素
B.商品
C.貨幣
D.資本
我國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曾對外資企業實行了低于內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2007年3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企業所得稅法》,將我國內外資企業稅得稅統一為25%。
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的統一( )。
A.體現了市場經濟的法制性特征
B.是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表現
C.是市場經濟平等性的要求
D.必然導致外資對中國投資減少
1.答案:
解析:
第一產業指農業,第二產業指工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指除上述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第三產業具體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批發和零售業,餐飲業,商業經紀與代理業和倉儲業。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公用事業。第三層次:居民服務業,旅游業,咨詢信息服務業,文化,廣播電視業、科學研究事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 以及軍隊和警察等。航天產業直接生產物質產品,如衛星、火箭等。
2.答案:
解析:
國內統一市場是指能把國內各地區的經濟在社會分工和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基礎上融合成一個互相依存的有機統一的市場,也就是實現全國社會化大生產的再生產所需要的國內市場。故正確答案為B。
本題相關知識點:
統一市場包括兩方面科學內涵:
第一,市場經濟的發展賦予市場以相應的性質,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從根本上有別于資本主義國內市場,在此基礎上形成宏觀控制的商品流通體系。
第二,社會主義國內統一市場應是整體性大大強化的國內市場,市場上的地區封鎖、部門分割的現象應完全消除,商品依據流通領域的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在全國范圍內自由流通,這是市場發展過程中商品經濟屬性的具體表現。
3.答案:
解析:
中國過去長期處于閉關自守狀態。改革開放以來,與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但卻一直被拒之于WTO這個國際經濟貿易大家庭之外,這對中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極為不利。中國不加入WTO, 就不能完全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不能享受多邊貿易體系的好處。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而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是市場經濟和自由貿易,加入WTO完全符合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加入WTO,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與世界經濟接軌,就是要順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徹底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從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解析:
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是市場體系的最基本內容,是市場體系的三大支柱。商品市場在市場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其他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為商品市場服務的;資本市場在市場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貨幣是所有資源的一般代表形式;勞動力市場則是勞動力資源的交易和分配場所。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5.答案:
解析:
內外資企業統一稅收標準,表明在市場國際化的條件下,越來越強調各經濟單位的平等性,這對于促進公平競爭,保證市場良性運營有重要意義。故正確答案為C。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