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2m4ig"><li id="2m4ig"></li></menu>
  • <label id="2m4ig"><s id="2m4ig"></s></label>
  • <div id="2m4ig"></div>
  • <small id="2m4ig"><li id="2m4ig"></li></small>
  • <small id="2m4ig"></small>
  • <div id="2m4ig"><button id="2m4ig"></button></div><div id="2m4ig"><li id="2m4ig"></li></div>
  • <small id="2m4ig"></small>
  • <small id="2m4ig"><li id="2m4ig"></li></small>
  • <small id="2m4ig"><li id="2m4ig"></li></small><div id="2m4ig"></div>
  •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地區網站:
    考試類別: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測輔導 > 資料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資料分析(205)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資料分析(205)

    TAG標簽: 資料分析
    2021-10-12 15:02:53 字號: | | 推薦課程:必勝技巧 來源:公考資訊網
    1.

    >2007>年農產品價格增長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根據我國農村和城市郊區農業生產結構特征。南方農作物主要為早稻和晚稻,北方主要為小麥和玉米,大中城市郊區主要以蔬菜為主。2005 年,南方早、晚稻每公頃平均年產1.23萬元,北方小麥和玉米每公頃年產1.04萬元,大中城市郊區蔬菜每公頃平均年產值為 3.89萬元。按照現行征地補償最高標準 30 倍,南方每公頃耕地的最高征地補償為36.9萬元,北方每公頃耕地的最高征地補償為31.2萬元.大中城市郊區每公頃耕地最高征地補償為 116.7萬元。根據國家農調隊統計數據,2005年農戶人均從耕地(即種植業)中獲得的純收人為1098元,農戶人均耕地面積為0.14公頃即每公頃耕地的純收人為 7842 元。以預期壽命 70 歲計算農民一生從 l 公頃耕地中獲得的純收人為54.89萬元,這還沒有考慮農產品價格上漲因素和土地增值、保值因素(即 70 年后土地還可以用于農業生產)。在實際征地時,通常不按最高標準進行補償,大中城市郊區也仍然以價值較低。因此,我國目前征地補償嚴重偏低 。

    2.1.

    以2005年的種植業產值估算北方農村每公頃耕地的實際征地補償,結果如何?(  )

    A.等于116.7萬元

    B.等于36.9萬元

    C.等于31.2萬元

    D.低于31.2萬元

    2.2.

    2005年,農民戶均(假設為三口之家)從耕地中獲得的純收入為多少元?(  )

    A.7842

    B.5663

    C.3294

    D.1098

    2.3.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與農民從耕地上取得的收入相比,農民所得征地補償偏低

    B.2005年,大中城市郊區農戶人均從耕地中獲得的純收入為1098元

    C.按照現行征地補償標準,南方地區農村的征地補償高于北方

    D.大中城市郊區農民從耕地上取得的產值高于南方及北方農村

    2.4.

    與農民從耕地上取得的收入相比,實際得到的征地補償偏低最嚴重的地方是(  )。

    A.北方農村

    B.南方農村

    C.大中城市郊區

    D.小城市郊區

    2.5.

    2005年,大中城市郊區蔬菜每畝平均產值是南方早、晚稻每畝年均產值的約多少倍?(  )

    A.3.16

    B.4.23

    C.4.52

    D.5.08

    3.1.

    下列關于不同時期鋼產量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


    A.“六五”時期鋼產量最大。

    B.“一五”時期鋼產量最小。

    C.處于鋼產量正中位置的是“三五”時期。

    D.“四五” 時期鋼產量小于“二五”與“三五”時期鋼產量的總和。

    3.2.

    “六五”時期鋼產量是“一五”時期鋼產量的(    )倍。


    A.12.16

    B.10.89

    C.13.21

    D.11.46

    3.3.

    前三個五年計劃的鋼產量比后三個五年計劃的鋼產量少(   )萬噸。


    A.22212

    B.25631

    C.27854

    D.32263

    3.4.

    “六五”時期比“五五”時期,“四五”時期比“三五”時期的鋼產量各增長了(   )倍。


    A.0.55、0.63

    B.0.37、0.74

    C.1.25、0.83

    D.0.37、1.74

    3.5.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三五”時期鋼產量于“二五”時期相比,增幅不超過20%。

    B.鋼產量首次突破5000萬噸是在“二五”時期。

    C.鋼產量比上一時期增長幅度最大的是“二五”時期。

    D.六個五年計劃共完成鋼產量70000萬噸。

    4.1.

    2003年廣東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比2002年增長了幾個百分點?(  )

    A.40.6

    B.39.3

    C.2.2

    D.-2.2

    4.2.

    1991-2003年,浙江第三產業年均增速是(  )。

    A.12.5%

    B.14.7%

    C.13.7%

    D.14.5%

    4.3.

    從1990-2003年,浙江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上升了幾個百分點?(  )

    A.12.5%

    B.14.7%

    C.13.7%

    D.14.5%

    4.4.

    根據上表,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1979-1990年,廣東第三產業年均增速比浙江高3.4個百分點

    B.從1990-2003年,江蘇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升幅為36.6個百分點

    C.到2003年時,廣東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已比江蘇超過1.3個百分點

    D.從1990-2003年,廣東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一直居全國首位

    4.5.

    根據上表,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1979-2003年,廣東第三產業年均增速落后于江蘇

    B.廣東第三產業的增速在進入90年代后明顯加快

    C.從1979-2003年,浙江第三產業占CDP比重增長率高于廣東和江蘇

    D.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江蘇、浙江第三產業都得到迅速發展

    5.1.

    該省1997-2004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高于GDP增長速度的年份共有(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5.2.

    該省1997-2004年房地產業增加值與GDP總量的發展變化是(  )。

    A.均為增加

    B.均為下降

    C.前者增加,后者下降

    D.前者下降,后者增加

    5.3.

    該省1997-2004年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與GDP增長速度均最高的年份為(  )。

    A.2004年

    B.2003年

    C.2000年

    D.1998年

    5.4.

    按表中數據計算可知,1996年該省房地產業增加值為(  )。

    A.20.3億元

    B.21.3億元

    C.22.3億元

    D.23.3億元

    5.5.

    按表中數據計算可知,2004年該省GDP總量比1997年增長(  )。

    A.204.45%

    B.210.45%

    C.104.45%

    D.110.45%

    答案與解析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確定為8月最高,為115.7。

    所以正確答案為C。

    2.1.答案:

    解析:

    由“北方每公頃耕地的最高征地補償為31.2萬元”和“在實際征地時,通常不按最高標準進行補償……我國目前征地補償嚴重偏低”可知,故正確答案為D。

    2.2.答案:

    解析:

    “2005年農戶人均從耕地中獲得的純收入為1098元”,則戶均(三口之家)純收入為1098×3=3294元,應用尾數法即可確定C項正確。故正確答案為C。

    2.3.答案:

    解析:

    A項正確,材料中明確指出:“在實際征地時,通常不按最高標準進行補償,大中城市郊區也仍然以價值較低。因此,我國目前征地補償嚴重偏低”;

    B項錯誤,材料中所給出的從耕地中獲得的人均收入不是大中城市郊區農戶,而是全國農戶;

    C項正確,“按照現行征地補償最高標準 30 倍,南方每公頃耕地的最高征地補償為36.9萬元,北方每公頃耕地的最高征地補償為31.2萬元”,南方高于北方;

    D項正確,根據“南方早、晚稻每公頃平均年產1.23萬元,北方小麥和玉米每公頃年產1.04萬元,大中城市郊區蔬菜每公頃平均年產值為 3.89萬元?!笨芍?大中城市郊區農民從耕地上取得的產值高于南方及北方農村。

    故正確答案為B。

    2.4.答案:

    解析:

    “實際征地時,大中城市郊區也仍然以價格較低的糧食作物產值作為補償依據”,可以推斷出相對于其他地區而言,大中城市郊區的征地補償不僅沒有按照最高補償標準補償,而且實際補償依據較低,與農民從耕地上取得的收入相比,實際得到的征地補償偏低更為嚴重。故正確答案為C。

    2.5.答案:

    解析:

    大中城市郊區蔬菜每公頃平均產值為3.89萬元,南方早、晚稻每公頃年均產值為1.23萬元,1公頃=15畝,所以>大中城市郊區蔬菜每畝平均產值是南方早、晚稻每畝年均產值的(3.89÷15)÷(1.23÷15)倍,即3.89÷1.23,首位是3,則可確定為A項。這道題目單位對結果沒有影響,但要注意此類單位型陷阱。故正確答案為A。

    3.1.答案:

    解析:

    根據柱狀圖高低判斷產量大小,AB選項正確。
    C選項:共六個時期,6為偶數,沒有正中位置,C錯誤。
    D選項:“二五”“三五”時期產量總和為5990+6597≈12600萬噸>11494萬噸,因此,本題的答案選C。

    3.2.答案:

    解析:

    可列式:20265/2667。
    方法一:估算法, 20265/2667≈203/16.7≈183/15=36.6/3=12.2。
    方法二:直除法,選項首兩位不同,分母保留首三位,即20265/167≈12+。因此,本題的答案選A。

    3.3.答案:

    解析:

    可列式:20265+14758+11494-6597-5990-1667。 
    估算法:原式≈20300+14700+11500-6600-6000-1700=46500-14300=32200。因此,本題答案選D。

    3.4.答案:

    解析: 插值法:(20265-14758)/14758≈5500/15000明顯小于1/2,排除A、C;(11494-6597)/6597≈5000/6597明顯小于1,排除D。故本題答案選B項。

    3.5.答案:

    解析:

    A選項:“三五”相對于“二五”的增幅約為600/5990約等于10%<30%,故A選項正確。B選項:讀圖易得B選項正確。C選項:二五時期增幅為(5990-1667)/1667≈260%,明顯大于其它時期,故C選項正確。D選項:總產量20265+14758+11494+6597+5990+1667<70000。故D錯誤。因此,本題的答案選D。

    4.1.答案:

    解析:

    2002年、2003年廣東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40.6%、38.4%,則2003年廣東省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比2002年增長了38.4%-40.6%=﹣2.2%,故正確答案為D。

    4.2.答案:

    解析:

    由表格數據可直接得到1991-2003年,浙江第三產業年均增速是14.7%,故正確答案為B。

    4.3.答案:

    解析:

    1990年、2003年浙江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6%、39.7%,則2003年浙江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比1990年上升了39.7%-26%=13.7%,故正確答案為C。

    4.4.答案:

    解析:

    A選項,1979-1990年廣東、浙江第三產業年均增速分別為15.9%、12.5%,則廣東第三產業年均增速比浙江高15.9%-12.5%=3.4%,A項正確;

    B選項,2003年江蘇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36.6%,不是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B項錯誤;

    C選項,2003年廣東、江蘇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38.4%、36.6%,則廣東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比江蘇多38.4%-36.6%=1.8%,C項錯誤;

    D選項,由第一個表格第三列數據可知從1990-2003年,廣東第三產業占GDP比重低于浙江和江蘇,D項錯誤。

    故正確答案為A。

    4.5.答案:

    解析:

    A選項,1979-2003年廣東、江蘇第三產業年均增速分別為14.1%、14.5%,廣東第三產業年均增速落后于江蘇,A項正確;

    B選項,從表格“廣東、江蘇、浙江第三產業不同時期平均增長情況比較”可看出廣東在進入九十年代后第三產業增長減慢,B項錯誤;

    C選項,從1979年浙江、廣東、江蘇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18.6%、23.6%、19.8%,2003年分別為39.7%、38.4%、36.6%,則1979-2003年浙江、廣東、江蘇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分別上升了39.7%-18.6%=21.1%、38.4%-23.6%=14.8%、36.6%-19.8%=16.8%,浙江增長率高于廣東和江蘇,C項正確;

    D選項,從表格“廣東、江蘇、浙江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看出改革開放以來,三地的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明顯上升,D項正確。

    故正確答案為B。

    5.1.答案:

    解析:

    直接查找法,對比房地產業增加值和GDP的增長速度,前者高于后者的年份分別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共4個年份,故正確答案為B。    

    5.2.答案:

    解析:

    >由表中直接讀出1997-2004年房地產業增加值與GDP總量的發展變化是>均為增加,故正確答案為>A。    

    5.3.答案:

    解析:

    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最高的年份是2000年,為34.5%;GDP增長速度最高的年份是2000年和2003年,均為12.3%,故正確答案為C。   

    5.4.答案:

    解析:

    1996年該省房地產業增加值為23.82÷(1+2.2%)≈23.82÷102%≈23(億元),最接近的答案選項為D,故正確答案為D。   

    5.5.答案:

    解析:

    2004年該省GDP總量為2958.21億元,1997年的總量為1446.91億元,增長的幅度為(2958.21 -1446.91)÷1446.91≈1500÷1450=30÷29,又1﹤30÷29﹤1.1,故正確答案為C。          

    相關閱讀: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資料分析(207)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數字推理(207)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數學運算(207)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邏輯判斷(206)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圖形推理(206)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類比推理(206)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定義判斷(206)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練習:文章閱讀(206)
  • org文章底部banner.png

    推薦課程 必勝技巧
    地方公務員考試
    不收费a绝清片在线播放欧美,不小心进了岳坶的身体,不用登录也能看黄台的app
    <menu id="2m4ig"><li id="2m4ig"></li></menu>
  • <label id="2m4ig"><s id="2m4ig"></s></label>
  • <div id="2m4ig"></div>
  • <small id="2m4ig"><li id="2m4ig"></li></small>
  • <small id="2m4ig"></small>
  • <div id="2m4ig"><button id="2m4ig"></button></div><div id="2m4ig"><li id="2m4ig"></li></div>
  • <small id="2m4ig"></small>
  • <small id="2m4ig"><li id="2m4ig"></li></small>
  • <small id="2m4ig"><li id="2m4ig"></li></small><div id="2m4ig"></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