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學會用科技理解文化
在公務員考試中,時政要聞、熱點事件看似只是一個簡單的模塊,但其實滲透到了考試的方方面面。時政時事的熱點積累有助于我們增加申論素材,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如何形成政府思維,有助于我們在寫作中習慣運用官方表述方式,甚至在常識的考試中也經常出現當年的熱點時事的考題,那么如何備考這部分知識呢?其實很簡單,不用死記硬背,就每天拿出固定時間多多積累即可,公考資訊網(http://www.jyjjkj.com.cn/)每天都會更新全網最新最熱的時政要聞,并附有熱點解析,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掌握。大家可以Ctrl+D收藏本頁供大家學習積累。
【熱點背景】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中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科技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深入協同,科技創新正在釋放巨大能量,深刻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模式?!边@既是對當前科技與文化等關系的準確定位,也是對廣大科普工作者創新科普實踐、加強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出的政策支撐與更高期望。
公務員考試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的問題碰撞著舊的秩序,挑戰著原有的價值觀念。如今引發討論的人工智能倫理問題、人工智能技術漏洞歸責問題讓人類陷入抉擇。其實,科技的發展最終是為人類生活水平提高服務的,而非顛覆人類文化。我們要用科技來理解文化,以此促進文化的繁榮發展。
【綜合分析】
步入現代社會,許多人哀嘆傳統文化的式微,傳統文化猶如明珠蒙塵得不到年輕人的青睞。其實,這和社會轉型后文化傳播方式劇變有關,在互聯網蓬勃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飛速革新的時代,中華傳統文化也必須搭上科技的“快車”,才不至于落后。如故宮開發的App客戶端,能讓用戶多角度清晰直觀地感受精美文物藏品的魅力;拙政園推出AR全景游園體驗,讓豐富的文化內涵借助科技載體精彩地呈現。中華傳統文化是文化強國建設最厚實的土壤,我們要運用好科技力量,讓這片土壤綻放出最鮮艷的文化之花。
不僅僅是傳統文化要依靠科技繼承發展,現代文化也必須與科技融合,從而實現不斷創新,實現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萍伎梢詭砦幕瘋鞑シ绞降膭撔?,如二次元虛擬歌姬初音未來能通過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科技更可以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如“付費知識經濟”的興趣就是依靠科技打出的漂亮仗。知乎的live開創付費知識講座視頻授課模式,讓用戶的知識變帶來了貨真價實的商業價值。而文化產業如果不能和科技融合,就難免在時代進程中被拋棄,舊的雜志報紙如果沒能從紙媒向電媒轉型,則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用科技來理解文化,就是讓科技成為文化市場痛點的解決關鍵,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新科技的沖擊,人們也在經歷一個思考和適應新事物的過程,人的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并通過實踐檢驗認識的正確性。智能人臉識別技術引發人們對技術安全的疑慮,其實當掃碼支付方式出現時,人們也是充滿不信任和懷疑。但是隨著科技的進一步完善,原理知識的普及,人們漸漸對新技術習以為常,價值觀念也在潛移默化中被轉化。舊的科技也是人們理解新科技的基礎,科技帶給人們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思潮,促使人們了解并接受新文化,形成新的價值觀念。
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運用科技,就是讓科技服務文化,用科技理解文化,煥發傳統文化新升級、迸發文化產業新活力、引領科技文化新思潮,真正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
相關閱讀: